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達爾文港中資運營商陷入危機 澳政府將收回港口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【達爾文港中資運營商陷入危機 澳大利亞政府將收回港口?】


澳大利亞北部的“達爾文港”2015年與中國企業嵐橋集團簽下為期99年的租約後,國安爭議接連不斷。如今,嵐橋集團陷財務危機。專家如何看達爾文港的前景?

詳情請看https://t.co/GSgWbkVoFJ pic.twitter.com/99ybdqA05e — DW 中文- 德國之聲 (@dw_chinese) December 13, 2024 澳大利亞北部的重要軍事重地和港口達爾文,目前由一家中資的公司所運營。而隨著這家公司陷入財務危機,澳大利亞政府是否有再度收回運營權的機會?專家又如何看待達爾文港未來的發展,以及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中的角色?


澳大利亞北部城市達爾文(Darwin),自2015年將港口租賃給中資的嵐橋集團(Landbridge Group),訂下99年租約後,不斷引發國安爭議。雖然澳大利亞政府先前的調查結果表明,達爾文港的租賃案不存在國安問題。但隨著嵐橋集團的中國母公司近期陷入財務危機,有關澳大利亞政府是否該收回達爾文港的運營權,再度成為澳大利亞輿論熱議的話題。

由於達爾文還駐有約2000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,澳大利亞海空軍基地也在當地,批評者擔心,租賃給中資財團會將達爾文港的軍事用途,完全暴露在中國的影響力當中。

對此,加拿大智庫“加拿大全球事務研究所”(Canadian Global Affairs Institute)亞太基金會研究員納吉(Stephen R. Nagy)認為,澳大利亞美國面臨的挑戰是,無法肯定地說中國會不會向嵐橋公司施壓,並在危機中執行中方的命令。

納吉告訴DW,“中國缺乏法治,而中共也不服從法治,這使得任何中國企業都容易受到中共的壓力,因此達爾文港口的情況就存在安全風險”。他還強調,如果澳大利亞政府能夠順利收回達爾文港的專有權,則可能需要對當地進行廣泛的清理,以確保嵐橋集團沒有留下任何監控設備、或其他設備。

但專精於研究中國商業與管理的悉尼大學商學院教授杭智科(Hans Hendrischke)向DW表示,嵐橋這次的財務危機與澳大利亞輿論談及的國安問題無關,且澳大利亞政府過去至少4次的審查結果已經顯示,這項案件不存在國安問題。

杭智科認為,外界的質疑在很大程度上,只是一個“理論上的國安風險”,而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風險,「因為任何一方都可以說,你正在面臨軍事風險”。而且杭智科也研判,這項議題其實僅止於在首都堪培拉的政治圈中討論,澳大利亞普通民眾並不是特別關心達爾文港的發展。


杭智科指出,包含軍情部門在內,澳大利亞各部會之後都對達爾文港進行了至少4次考察,並表示這並不存在一個軍事風險,“因為美軍使用的是附近另一個獨立軍事港口,所以達爾文港實際上,並不是一個除商業目的之外、有其他目的的海運中心”。

嵐橋集團母公司財務危機

這項租賃方案的總價達到澳幣5.06億元,其中還包括港口運營商、現稱為達爾文港的控股權。租約於2015年11月16日開始,將於2114年11月15日到期。


但負責管轄達爾文的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11月27日發表新聞稿指出,北領地政府對達爾文港的運營商、也就是中國嵐橋集團目前的財務狀況表示擔憂。此外,有鑒於該港口對澳大利亞的重要性,北領地政府已向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發出通知、並致函嵐橋集團,尋求了解其財務狀況,以及了解其是否能夠履行付款能力。不過,嵐橋集團同日發出新聞稿回應:“嵐橋集團對達爾文港2024財年成功的運營表現感到滿意”。

針對中國母公司的運營狀況,歐康諾回應, 達爾文港的母公司正在為一筆逾期的公司債進行再融資,金額將達到人民幣5億元,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償清。但為了償還債務,母公司正考慮2025年在中國出售一些特定資產,但不包括達爾文港。

根據澳大利亞參議院經濟常設委員會2016年的期中報告顯示,達爾文港的運營商“嵐橋工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”是中國山東嵐橋集團的子公司。該集團是一家由兩名中國股東擁有的私人公司。它成立於2001年,總部位於中國的山東省日照市。其從事石油化學產品加工、銷售、倉儲、進口、運輸等業務,並涉足房地產開發和酒店服務。

杭智科指出,嵐橋集團的態度很明確——想要重組財務結構,且不想放棄達爾文港的運營權。因此他研判,目前外界對達爾文港問題的質疑,主要還是由於澳大利亞將於明年舉行大選,伴隨而來的國內政治爭議。

根據澳大利亞總理和內閣府在2023年10月發布的最近一次審查結果,目前澳大利亞政府已擁有健全的監管體系,來管理包括達爾文港在內的關鍵基礎設施風險,因此,杭智科認為沒有必要與嵐橋集團改變、或取消租約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7 秒